1929年彭湃等四人在上海牺牲,一医生密告陈赓:我知道叛徒在哪儿
1929年,周恩来和陈赓正在商量着,如何寻找到中央特科里面出现的叛徒。
两人面面相觑犯难,一位随从却忽然推门而入,往陈赓的手中塞了一张纸条。
陈赓
看清纸条上的内容,陈赓的双眼瞬时瞪大,咬牙切齿的说出一句 “我知道叛徒在哪了!”
陈赓的消息是从何而知?触及周总理与陈赓底线的叛徒,究竟又是姓甚名谁?这与彭湃等人的牺牲,又有什么关系?
谁是叛徒
1929年的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
8月的一天晚上,上海沪西区新闸路的一户人家中,有几个人正在进行着秘密会议,他们是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军委书记彭湃、中央军委主任兼江苏省军事部长杨殷、中央军委委员江苏省军委秘书颜昌颐、江苏省军事科科长邢士贞。
图片源自网络
他们刚刚坐下,会议还没有开始,房间的门突然打开了,房子的主人白鑫走了进来,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央军委秘书。
这里正是中央军委召开临时会议的地点,这五位中央委员正在开会的时候,白鑫的妻子正在门外给他们进行警戒。
白鑫
可突然之间,成群的特务包围了这间房子,踹开了楼下的房门冲了进来。
屋里的人们听到声音之后马上做出反应,但为时已晚,有人刚刚掏出手枪便被打倒,有人刚打开窗便被按住。
一切发生得都太突然了。很显然,这是特务们早就埋伏好的,甚至有特务直接喊出了彭湃的名字。
彭湃
彭湃是我党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在党内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国民政府早就把他列为首要抓捕人员,另外的那几人也都是中央军委在江浙、上海地区的主要负责人。
特务们似乎已经都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他们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审问,通过各种严刑拷打企图从这些人口中得到中央的消息,同时也逼迫他们公开发表退党声明。
另一方面,周恩来很快就知道了这几人被捕的消息,马上和陈赓联系,商量解救这几人的方案。
周总理
令周恩来感到迷惑的是,中央特科行动的保密性一直都很强,这次会议同样很少有人知道,那么特务们又是怎么得到的消息呢?
很快,负责特科情报工作的陈赓得到了消息:被捕的几人已经从租界巡捕房转押到了上海警察局的监狱中。他们因为拒不妥协,特务已经准备将他们拉到上海警备司令部秘密处决。
时间不等人,陈赓马上安排人员,准备在转移的路上进行解救。但是特务们似乎已经提前做好了防备,负责护送的军警力量突然增加了几倍,另外负责运送枪支的车辆因为意外没有按时到达埋伏地点。不得已,这次行动被迫取消。
陈赓
彭湃、杨殷、邢士贞、颜昌颐四人因为白鑫的出卖,壮烈牺牲。
行动虽然取消,但是陈赓却已经知道了特科中的叛徒是谁。这次被处决的人中,唯独少了白鑫和他的妻子,这就已经能够证明,白鑫已经叛变,或者很有可能这次抓捕前,他就已经叛变。
彭湃
周恩来建议陈赓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还要再仔细地调查清楚才行,毕竟一个同志的清白和性命同样重要,另外也很有可能是敌人故意设计的圈套。
一天后,陈赓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白鑫夫妇在行刑的前一天,就已经被释放出狱,并且现在已经被国民党特务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9月初,国民政府的报纸上刊登了白鑫的“退党”声明,言之凿凿本人现在已经“弃暗投明”,表示向国民政府效忠,蒋介石也给白鑫颁发了表彰以作鼓励。
蒋介石
现在看来,已经可以确定了,白鑫就是叛徒,这次抓捕行动之前他就已经叛变,彭湃四位烈士也是因他而死。
既然确定了白鑫就是叛徒,就一定要马上除掉他,不仅是为了死去的烈士们报仇,还是要防止他泄露更多的秘密、对我党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是陈赓的情报小组却一直都没有在上海找到白鑫的藏身地点,难道白鑫真的跑到了南京去接受蒋介石的嘉奖了吗?
图片源自网络
周恩来判断,白鑫应该还在上海,并没有到南京!因为彭湃等人被捕的事情,已经在党内引起极大的震动,南京方面的同志也已经开始注意防范。如果白鑫已经到了南京,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的。
启用暗子
白鑫是叛徒,但并不是笨蛋,他当然知道当了叛徒之后自己是什么处境,但是为了荣华富贵,他宁愿冒这个风险。
现在的白鑫已经在国民党警备司令部侦缉队长范争波的安排下躲了起来。所以上海的地下党才一时没有查到他的消息。报纸上所发布的“到南京受奖”,其实都是特务们发出的烟雾弹。
周总理
此时摆在周恩来和陈赓面前的,是一个深知地下党办事方法和安全保密制度的叛徒。
中央特科是中央特别行动科的简称,主要的作用就是收集情报、保护中央、打击敌人,下设总务、情报、保卫三个科室,洪扬生负责总务调配、陈赓负责情报搜集、顾顺章兼任保卫科长,负责保卫和处理叛徒的工作。
周恩来最早在建立特科时,为了保险起见采取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对中央完全由自己汇报,对下面也同样各自管理自己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即便同样是特科的人员,相互之间不认识、不知道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陈赓
为了找到躲藏起来的叛徒白鑫,陈赓启用了他布置的信息网,以及几枚埋伏得很深的“闲棋冷子”。
正在特科成员们都在到处寻找白鑫的时候,陈赓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白鑫找到了。
原来,白鑫虽然躲在警备司令部,但是每天都生活在极度恐惧中,没过多久身体就出现了情况,整天头疼得睡不着觉。特务们要带他到大医院去看病,他又生怕医院中有地下党,于是便到了离警备司令部不远的一个诊所看病。
柯达文
这个诊所的大夫姓柯,叫柯达文,他看了看白鑫的病情,便让白鑫在诊所楼下等着,他上楼上去取药。
其实白鑫并不知道,这个柯达文,就是中央特科的人,而且还是彭湃的好朋友。
柯达文原名叫柯麟,中学时候就和彭湃是好友,彭湃的热情和思想影响了他,可以说,从某种角度上说,彭湃是柯麟的革命引路人。
中学毕业之后,彭湃到日本求学,柯麟则被家人留在了国内学习医学,原本两人很难见面,但是在几年以后,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彭湃和柯麟意外重逢,柯麟也被秘密介绍进了共青团,不久之后转为共产党员。
蒋介石
北伐时期,柯麟加入了北伐军,成为一名战地医生,不久之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为了方便继续革命,柯麟奉命进行潜伏,用他医生的身份掩护、营救了许多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柯麟现在的身份,是和另外一名同志贺诚一起开了这家诊所。
柯麟把诊所开在这里就是为了方便监视警备司令部,他也没有想到白鑫会主动送上门来,他一边让白鑫等在楼下,一边从楼上快速跑到邻居家,给陈赓打了电话。
柯达文
可惜,白鑫太过狡猾,他留下特务取药,自己没有过多停留,赶在特科人员到来之前就离开了诊所。
陈赓和柯麟都认为,虽然这次没能抓住白鑫,但是白鑫的病情不轻,他还会再露面的。为了稳妥起见,陈赓还特地嘱咐柯麟,暂时不要对白鑫下毒,以免打草惊蛇。
陈赓的考虑还是很对的,白鑫虽然从这里拿了药,但是却对柯麟并不放心,第二天偷偷派人远远地观察柯麟的诊所,见到诊所正常营业,他的心里才放下一点防备。
柯达文
即便这样,白鑫还是没有直接找柯麟看病,而是让人把柯麟请了出来,第一次在咖啡馆,第二次才在特务的监视下来到法租界霞飞路白鑫的临时居住地。
柯麟始终不动声色地给白鑫看病,偶尔回答一下白鑫试探性的提问,就算是回到家之后他也没着急外出,等过了好久之后才联系陈赓,把白鑫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就连收到的500元诊金也告诉了陈赓。
陈赓和周恩来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他们认为白鑫对柯麟的防备并没有降低,而且病情已经减轻,有必要把他钓出来再处理。陈赓这时候就找来了另外一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钉子。
深夜锄奸
这个人叫杨登瀛,之前探听彭湃等人下落、确认白鑫叛变,这些事都是他做的。
杨登瀛
杨登瀛原名鲍君甫,早年在日本留学,是一个日本通,在回国之后参加过五四运动,随后加入了国民党,因为受到陈立夫的喜爱,他成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驻上海特派员。但是杨登瀛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却并不认同,于是经过顾顺章的介绍,结识了陈赓。
陈立夫
在那之后,杨登瀛为陈赓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情报,他也成为了我党少数的几个不是党员的特工之一。
杨登瀛看了情报之后,直接指出来白鑫现在藏身的地方是范争波的公馆,里面一直都有特务在保护。
针对这个情况,陈赓、周恩来、杨登瀛,共同制定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
第二天,杨登瀛找到了范争波的公馆,范争波对这个陈立夫眼前的红人自然不敢得罪,赶忙请到了屋里。
图片源自网络
白鑫正因为被困在上海这个牢笼里而焦躁的时候,“恰巧”认识了杨登瀛这个特派员,自然是赶紧巴结。毕竟已经叛变的白鑫,以后和杨登瀛就是一条阵线上的了,还需要多多照顾、多多提携。杨登瀛也是满面堆笑,对这个识大体的白鑫也是“钦佩有加”。
就这样,特派员杨登瀛“偶遇”到了“弃暗投明”的白鑫,两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好朋友”。杨登瀛经常来找范争波“公干”,其实是为了和白鑫“多亲多近”。
这时候,柯麟开的药好像失去了作用,白鑫的病情又开始加重,经常成宿地睡不着,即便靠吃药睡过去也会因为做噩梦而吓醒。柯麟告诉他,他这种病现在只能维持,要想根治只能到外国去看。
柯达文(中)
白鑫受够了这种生活,他让范争波反复向南京打报告,恳求南京允许他出国去治病。经过多次申请后,南京批准了白鑫到意大利去疗养。
白鑫的行程自然不会躲着新朋友杨登瀛,杨登瀛也十分重义气,帮他做好了一切安排,包括出行的时间、坐哪班船走、到意大利谁负责在当地对接,杨登瀛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然,陈赓那面也得到了一份一模一样的行程表。
陈赓
11月11日晚,杨登瀛带了点心和礼物,来送这位好朋友最后一程。他特地安排小汽车在范公馆门外50米外的地方等着白鑫夫妇。
范争波对杨登瀛这个安排感到不解,杨登瀛解释,三更半夜的几辆小汽车在门口停着等人,一定会引起别人注意的。白鑫想了一想,点了点头。
“说的对。”
杨登瀛在安排妥当之后,推说另有应酬,便先行离开,白鑫和范争波并没有多想,毕竟杨登瀛是大人物,能够在百忙之中送来慰问,这份交情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当晚11点,范争波和几名特务送白鑫夫妇离开,正当他们从范府侧门偷偷溜出来,向50米外的汽车走过去的时候,早就埋伏在这里的顾顺章和几名锄奸队员从黑影里走了出来。
顾顺章
“白鑫!”
白鑫听到喊声刚一迟疑,对面几个人抬手就是几枪,然后转身就走。当周围的特务赶到时,白鑫和两名特务已经被乱枪打死,白鑫的老婆和范争波身受重伤,现场已经再没有其他人的任何踪迹了。
结语
这件事发生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国外有一些报纸甚至渲染这是“东方第一谋杀案”,国民党方面也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查明真相、严惩凶手,不过一直到最后也没有查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图片源自网络
因为,一个叛徒的死活根本就没有人在意!
#瞭望中国抗战#
富明证券-114配资查询-免费股票配资开户-配资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